相关资讯

警惕滥用网络词语的多重负面反应 | 电讯评论

发布日期:2024-08-25 02:23    点击次数:67

来源:8月8日《新华每日电讯》

作者:胡园园

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语言环境和人们的社交方式,一个典型的例子是,部分网络语言正逐渐延展到日常生活中,呈现线上线下交互影响的状态。有些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,既符合年轻一代的表达习惯,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体系,展现出积极的一面,目前有些词语已被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》收录。但与此同时,“绿茶”“超雄”“恋爱脑”“捞女”“普信男”“PUA”等网络词语被滥用的现象,也值得我们警惕。

网络时代的情绪狂欢,是一些标签式的网络用语广泛传播的温床。 很多人还来不及细细琢磨,就被裹挟到了一个充满“互联网黑话”的语境之中。然而, 有一些词语在传播中脱离了原始语境,发生了性状突变,它们被不加考证地滥用或泛娱乐化地用来指涉更多事物,甚至成为网络暴力的一部分。

一些网络词语的再生产,是部分网民激情叙事的产物。它们忽视了语言表达的完整性,偏离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,却具有较强的诱惑性,让人误以为熟悉和使用这些网络词语,能显得高级或年轻。比如,近两年关于“超雄综合征”的讨论增多,前不久一位博主在云南偶然拍到了一位奶奶,便在视频中随意给她贴上了“昆明超雄老奶”的标签,导致该老人被网暴。可事实上,那位奶奶性格非常随和,而且“超雄”是一个仅与男性有关的医学名词,滥用这个网络流行的标签并不合适。

词语不是权利,却是权利的支点。 我们要警惕部分网络词语被滥用,还因为有些词在客观上成了使用者不对等压制他人的工具。一些看似精准生动的网络词语,以一种难以察觉的姿态驯化了很多人的思维。

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在“强力语言相对论”中提到,“说话者是其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结构的囚徒”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说,“词语的世界就是你眼中的世界”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,它让感官的印象世界变成内在的、观念的、意义的世界。我们借助语言这种符号将世界在意识中固定下来,在心智中回顾过去、展望未来,同时将丰富的内心外化。而一些封闭、窄化的网络词,放弃了具有不同侧重和不同情感色彩的表达,将丰富多元的人禁锢在只有单一侧面的词语中,压缩了思维的创造潜力,让使用者逐渐丧失对浩瀚世界的感知力,将无限变为有限。

滥用一些网络大词,忽略某些词语中深藏的偏见和逻辑的缺失,可能将输出者和接收者的意识焦点导向单一特征。动辄“恋爱脑”“普信男”……这些滥用网络词语的现象,不仅煽动对立,也侵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。

此外,因为标榜个性,网络词语也成了一种构筑代际壁垒的“ 密文”。研究表明,网络词语的滥用,特别是其庸俗化的表现,甚至会对未成年群体的语言环境产生负面影响。

如何在顺应数字时代语言进化的同时,又不丧失传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?这是一个亟待思考的课题。

监制:卢刚 | 责编:雷琨 | 校对:张慧

词语语言网络超雄胡园园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